0 1分钟 1 月

晴天、樱花、月亮、和风,都缺一不可——当然,还有你。

常樱(日文:常桜/とこざくら;英文:Tokozakura),又称庚樱、樱上、樱花妖,是明坂市“樱树造物群”的核心怪谈造物,也是明坂市流传最广的怪谈造物之一。

目前认为常樱作为学生会干事部月虹女子中学分部干事才能同学活动。

描述

常樱是身高160~170cm,标准身形的年轻女性,以浅粉色的发色和棕色的衣装为为特征,主要活跃于明坂市绿化较好的地区。

目前认为常樱性格较为活泼,已经进入明坂市学生中生活。

常樱的异常性质主要在于其必须和樱树共生的特性,因此在4~5月期间常樱的异常性质最为明显。常樱一般会在樱树附近栖息,并且能对樱、桃、杨、白桦等等特定植物有联系和交流,出现的时候会有不明来源大的风出现,推测是其引起的异常波动。

常樱在鱼住关于“樱树造物群”的描述里的原文为:

常樱是山中樱树的妖怪,樱发棕衣,一般出现在树下,传说中是镇压邪灵的妖怪,出现后会有大风,如果在4月花季时节,有可能会在树上见到,被称为“樱上”,也有说是害人的邪灵,被称为“庚樱”。

在加良和因幡的官方描述里,常樱被视为“樱树造物群”的集合体,并以此有了现行的描述。

轶事与传说

在明坂市一般认为目前常樱的显现是才能同学,该部分在才能部分介绍。

“常樱”之名的由来

虽然鱼住自己有关于常樱名字的来源,但是明坂市主流并不采信,而是重新研究讨论。目前主流的说法认为,“常”意为“永远”,“常樱”意思就是“长久而永远存在的樱花”。

有一种说法认为,“常樱”其实是鱼住的误解,原名应该是“永远樱”(​永遠桜),只是鱼住把“とわざくら”误记成为了“とこざくら”,于是汉字就改为了“常樱”。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常樱”的存在其实是违背了日本常见的物哀美学,所以更有可能是鱼住自行设计的。

庚樱、樱上

鱼住早期对常樱的描述很短,除了常樱,还介绍了“庚樱”和“樱上”。

庚樱(庚桜,かのえざくら)被描述为与常樱相似但会害人的妖怪,而樱上(桜上,さくらがみ)​被描述为花季时出现在樱树上开满樱花的妖怪。

在后续对于怪谈造物的研究里,主流观点都普遍认为庚樱和樱上其实都是“常樱”的变体,而目前明坂市也只有关于常樱的记录。

常樱的中文传说

关于常樱的故事主要记录在神宫寺在2010年编纂的《樱花的故事》里,神宫寺在其中有详细记录鱼住对于常樱的设想以及关于常樱的故事,被认为是对常樱资料的重要补充以及完全肯定了才能就是常樱观点的重要论据

和以往基于日本神话、历史和都市传说不同,常樱是少有的以中文记录并且有中国古代色彩的怪谈造物,在神宫寺的原文里也评价其“除了樱花看不出来一点日本要素”,关于常樱的原文也可见一斑:

《樱花的故事》1.1、1.2章(原文内容)

常樱本应曰长樱,先按秋川语直解而来,后俗儒改长为常,使竖更如人名。

长樱者,曰久樱,樱树于传言可以服邪灵,抑怨盈路,乃守生灵之神树。然以人命,守臣于樱树亦柔,故樱树亦有柔之义。而长樱在有久生之意,在常樱树不同,亦在樱树神明之名。

昔先人为诛天文山之邪灵,与高人指择天文山四方各一植樱林,东为连汐,南为天文,西为佳堰,北为风址,自余外亦多植樱树。久之,天文山有甚大樱林,如伪镇、广沙、汉化、咲星、梁镇,每深入山中者,俱见樱树,亦是时所闻,天文山樱树有灵,化为人形,是称常樱。

常樱在天文山樱林中,状樱发,肤粉白,衣木色女。常樱性严,于物在樱林者,皆有风告主义山中恶。人不见常樱之形,唯临映死者,在天文山中而得见之,尽能助。由是常樱在视为护佑,如在山中樱林逢大风,察花瓣叶,或见一发女形,则此常樱之戒也。

尝有人以樱在春樱内发时,常以三月至五月,然事上无在樱树皆在樱之大风,虽雪神祗病深冬,樱亦在樱林。在他时见在荣樱,则常樱之本体也,须绕那木而行。

关于常樱的早期故事完全是使用了中文古文撰写,其中文原文如下:

《樱花的故事》2.1、2.2章(原文内容)

北见有宋氏,材贾人也,闻天文山有上材,乃与张氏为天文山选材,旋观中树。梓人为斧,初朝树斫之,暴阴大为之,谓宋氏曰:或风神之警也。曰:乃急成矣。张氏斫之,风愈大,遂止。与宋氏忧之曰:是风雨甚大矣,志之而去矣。宋氏见天色难定而许之。从其下山,一女子遮之,曰:顷风非风神戒也,归必不幸。二人不信,犹持下山。二日,梓匠张氏暴卒,宋氏大惧,先登天文山志者,果见其女。宋氏跪于地,请而宥之,指一樱树曰:汝先至树下看之。宋氏受之,见此种红尘满,忽落尽。女子宋氏之前,曰:夫此木恶灵之怨气,非常人轻应者也,汝已时日无多,虽托命于我,余亦无能为也。宋氏大哭,问女子如何,曰:具棺一口,死事者事之,则如之矣。后数日,宋氏果死,其家将谋葬其棺于墓,一女暴见,曰:此死于天文山之邪灵也,而葬之犹祸他人,请使我赍此棺去天文山乎。不肯,谓其家叹曰:乃请于其冢上种樱树,以镇邪气。去天文山,余不得保汝等矣。初,宋家并不应之,俄而二子与一女皆类病而卒。众思其女之言,葬其尸皆在一地,樱在坟上,后宋家果无事。

以某年春,有商人去云山,过天文山,见怪大风与连汐樱林,人闻而樱林间窥之,然亦未觉。后天文山樱林中并有类风,人不知其故,并祷于风神。天文山之南有黄氏之猎者,闻其事悉取之,乃具糗粮弓矢上。至天文镇樱林,果起大风,大呼曰:风神之人也乎?非余将求人退汝!才毕,一女自樱林中出,语于黄氏曰:我非伯风侍儿,而乃此地樱树之志也,汝来何为?黄氏答云:既如此,此风安得往耶?汝亦欲害人间邪?曰:非也!樱之摧空,安能害人?此警示诸人,勿忘此山之邪灵也。后樱林风果小,人方知樱树之神明,乃尊曰常樱。

常樱与樱树造物群

常樱被认为是“樱树造物群”的核心,这一造物群是以明坂市绿化为主活动的造物群,事实上在鱼住的原始记录里该造物群是明坂市怪谈造物最多的造物群之一,除了樱树之外,既包括桃、柳、杨、樟、桦等多种树木,也有苔藓、藤蔓等其他植物的怪谈造物。

在2012年因幡就透露消息,樱树造物群目前就是以常樱为核心组织的怪谈造物群,所以只需要常樱一个怪谈造物就可以完全控制整个造物群常驻绿化专员

常樱与樱树

根据鱼住的设计,常樱的核心在于“樱树”,因此常樱只能在樱树较多的区域活动,目前主要是明坂市的西手、四茂、西芝、汐仓、十坂、矶乃、关胁、安司、日永、东木、盐仓共计11个城区。

在《樱花的故事》里,常樱喜欢在樱树附近休息,尤其是在树上,因此“樱上”可能就是花季时在樱树上休息或活动的常樱。

《樱花的故事》3.4章

我第一次见到所谓的“樱花之妖”确实是在花季,当时我去赏樱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树上的花丛里好像有些什么,当时我拍照下来,回到家重新看清楚后才发现那里有一张人脸。

除此之外,常樱一般都伴随着樱花的花瓣活动,并且和之前的描述一致的是,常樱的出现一般也会出现不明来源的大风。

《樱花的故事》3.6、3.12章

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过关胁的一些步道,在我印象里,春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很多不明来源的花瓣,而且会一直延伸到某一处后突然消失,我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不是有专门的采花人或者卖花女,不过现在来看,可能就是常樱从树上下来吧。

我和常樱最近的一次也是在一年春天赏樱,那时候有人说好像樱花树的一片枝桠突然掉了下来,所幸没有人受伤,不过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刮起了大风,花瓣洒得到处都是,基本看不清发生了什么。

不过为什么好好的樱花树会突然有这么大的枝叶掉下来了呢?与其说是大风,倒不如说就是常樱压下来的吧。

此外,常樱的活动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春季活动,随后会趋于平缓,直到下一年春季,一般认为在3~5月为活跃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常樱的活动并没有特别平缓的过渡期,也就是在冬季尤其是1月下旬~2月中旬时期最为平缓,但是随后会在3月迅速恢复直到4月花季时期。

《樱花的故事》4.2章

在我印象里,常樱在花季出现就一直特别频繁,到后面就基本是看看有没有人打扰她了,至于到了冬天就销声匿迹了,不过即便如此,每年春天关于常樱的故事还是时不时冒出来,好像一年就是一天,晚上睡完觉就可以醒来继续出门一样。

关于常樱与人

在不同的故事里,常樱的形象一般会趋向于两种:一种是较为严肃,作为镇灵的妖怪存在,主要在早期的故事里常见;另一种是较为平和或活泼,富有感情的妖怪存在,主要存在于近现代的故事里。一般认为鱼住最终采用的就是现代故事版本的常樱形象。

《樱花的故事》5.1章

至少在我现在的印象里,常樱更多的是类似未亡人的形象,这一点也不意外,不过说真的这一点也没有新意,倒不如说这样和怨妇一样的形象总有点怪怪的。

在现行的故事版本中,鱼住保留了常樱容易为情所伤的特点,但是对于其他部分有了很大的更改。

《樱花的故事》5.2、5.3、5.6、5.8章

常樱对于感情毫无疑问是非常真挚的,正如她一如既往热爱着人类,所以常樱并不会一直守在樱树中,相反她会真正和人类生活在一起,每一次生活都意味着她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当时的人类,没有人知道她什么时候混进人类之中,也没有人敢说她什么时候离开。

既然作为人类生活,又有着充沛的情感,那么常樱也会作为人类产生爱慕的情感,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常樱说到底还是一个妖怪,而不是人类,这样的爱慕最终只会在不过几年就默默消失,但是常樱会永远记得这一切,这无论最终的结果是爱是恨。

被拒绝的常樱并不会报仇,因为她是如此爱着人,这是“人”,而非某个特定的人,无法寻仇的常樱最后只会在樱花树下消失,至于未来如何,那只能交由未来的人了。

但是即便不拒绝,常樱最后也注定要离开人类,在无尽的相思中,常樱会选择在花季的时候来到樱树下,在昏睡中逐渐消失。

除此之外,常樱也会对人产生着特别的影响,不过在许多的故事里也不尽相同。

《樱花的故事》5.7、5.9、5.11、5.14章

接受来自的妖怪的爱意并非没有代价,和其他的悲剧故事不同,常樱并不是说离开后什么也不带走和留下的类型,因此更多的人还是选择接受这一段故事而非接受爱情,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就是许多人微不足道的爱情故事罢了。

如果选择接受爱意,那么最终就是逐渐变成常樱的一部分,逐渐消失的食欲,来自树木和花朵的幻听,褪色的头发,一直到某一年的春天,人类和常樱消失于故事开始的樱树之下,然后就是一棵新的樱树,与原本的樱树一起相连,直到某一天再次消失。

据说在某一年,有人见到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在樱花树下哭喊,在后来就突然消失了,不过据说后来可以在春天花季的时候见到类似的女生出现在樱花里。

最开始我其实以为是常樱,不过他们说和之前的常樱不一样,或许那个女学生变成了现在的常樱了吧?或者说是常樱变成了女学生?

另一个特别的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女生去了常樱的樱花树,然后突然刮来一场大风,吹起了地上所有的花瓣,最后女生就此消失,没有人再见到过。

常樱与明坂市文化

常樱的故事一直被认为是明坂市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言情文学,一般认为明坂市样板言情文学都或多或少受到常樱的都市传说和民俗故事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3年霜月的《晴天是花开的时节》和2022年岛村的《花直桥传说》,可以说明坂市的言情文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常樱的故事框架之中。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常樱的故事,明坂市的花卉与植物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针对樱花、桃花、杨树、柳树、白桦最为明显。

才能:别看我,和我无关。

发表回复

幽灵学生记录

雨宫

1分钟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