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虹党争の前で最も恥ずかしい瞬間は、おそらくこの瞬きであった。
明坂市学生会在月虹党争之前最丢人的时刻,大概就是这个时刻。
郡安事件是指2012年以华文文学社成员郡安制造的知名钓鱼事件,是明坂市文学四大案的第二件。
郡安事件击穿了当时明坂市的文艺审查制度,被认为是明坂市文艺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节点,然而此事件在当时也一样击穿了明坂市学生会的公信力,为后来夏秋时代与月虹党争埋下了伏笔。
背景
从2009年的奈良原事件之后,明坂市学生会在进行如月变制的同时也开始了文艺审查制度的建立,尽管中西、凉风、红川等文艺工作者支持建立文艺审查,但是大多仍然还是保持观望态度,此外学生会对于文艺审查仍然放不开手脚,只能对于恐怖、推理以及其他类似的含有猎奇情节的作品以及科幻、历史等较为冷门的题材重拳出击,导致言情、社会等其他题材没有管制,这样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其他题材的作家有一定程度的不满,这是导致郡安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
但是即便如此,当时文艺审查制度仍然有着严重的漏洞,由于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明坂市并没有对外来翻译的作品有严格的审查,仍未成熟的文艺审查制度毫无疑问留下了巨大的空子,这也是郡安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经过
在2012年4月,华文文学社郡安在将一份小说未能出版的情况下,注意到了学生会在审核翻译作品的出版审核较为松散,于是自行查询资料,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重新编造了虚构的作者,随后鉴于华文文学社较为松散但资料较多的特点,再一次重新对作品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并添加注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郡安仅仅只是对诸如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以及部分情节进行符合外国社会的修改,并没有真正修改恐怖、惊悚、猎奇等可能会判定为违规的情节。
2012年6月,郡安将已经准备好的作品委托给华文文学社的霜月,作为委托的翻译作品发送给学生会进行审核。7月,作品的审核通过,然而郡安并没有将其发表,而是专门将审核通过的作品与原本的作品比对的结果与评论撰写到《华文文学荟萃》上,最终引发了学生会的舆论危机。
结果
在郡安事件爆发后,学生会宣传部就马上在全部的媒体发布通知,表示会重视文艺审查的问题。10月,学生会宣传部公开承认文艺审查有漏洞,并且会在第二年夏之前确认新的标准。
尽管如此,学生会宣传部认为郡安的做法属于欺诈行为,向风纪部提起介入请求,最终风纪部对郡安采取了义务劳动三个月的刑罚,并公开判决。
2013年初,新的文艺审查制度公布并开始实行。
影响
郡安事件毫无疑问重塑了明坂市的文艺审查制度,大家都一致认为,郡安事件事实上暴露了早期明坂市在文艺审查上的不成熟,在此事件之后,明坂市再无类似的钓鱼事件发生。